在近期的港股市场中,创新药板块展现出强劲的抵御力,在整体市场高位回调的背景下持续逆势走强。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收盘,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突破30%,攀升至自2023年12月以来的近16个月新高。个别企业如圣诺医药-B、加科思-B单日涨幅更是高于10%,以此反映出市场对创新药行业商业化进展的强烈期待。
该板块的逆势表现得益于多重因素的推动,其中商业化的突破与对外授权交易的频繁正在引领业绩的显著提升。例如,和誉药业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2544%,首次实现年度盈利2830万元,核心驱动力来自其与默克达成的合作,旗下的CSF-1R抑制剂不仅获得7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也大幅提升了当期收益。而加科思药业也同样瞄准了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45.2%至1.56亿元,亏损收窄至43.4%,其KRASG12C抑制剂的上市预期进一步印证了商业化前景。
全球医疗投融资的回暖也为创新药板块的估值修复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太平洋证券的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将小幅回升,预计达到582亿美元,这为后续的研发管线推进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CRO龙头药明康德在《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影响下,依然预期将在2024年实现自由现金流79.8亿元的历史新高,并且依靠近500亿元的在手订单,形成了强有力的业绩支撑。
从历史数据来看,如今港股仿创药板块的市盈率约为25倍,已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说明该板块仍然具有可观的估值修复空间。在医疗健康领域整体的估值修复尚未完全体现于创新药企的表现中时,行业的高成长性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圣诺医药-B的RNA干扰疗法及复宏汉霖的生物类似药赴国际市场的进展,均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价值重估。
总之,当前创新药板块的强势表现,表明市场对企业商业化变现能力的信心不断增强。然而,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包括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的落地进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回暖的持续性尚需观察。未来几天,该板块在保持强势的同时,投资者应关注宏观政策及行业动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