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顺着电网的脉络看过去,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
但谁能想到,几十年前,中国在输电技术上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高电压输电线路主要靠进口,甚至连核心部件都依赖国外。那时候,欧美国家牢牢掌控着电网技术,我们只能望而兴叹。
可短短几十年,中国不仅补上了这块短板,还一路狂奔,直接杀到了世界最前列,成为唯一能够自主建设和运营完整特高压输电网络的国家。
说到底,中国的电力供应有个天然的矛盾:能源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煤在西北,水在西南,风光在北方,而人却扎堆在东部沿海。电力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相隔上千公里,靠传统的输电方式,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南的水电。每年汛期,四川、云南的水电站开足马力,电多得用不完,可东部却依旧缺电,工业企业的电价动辄飙升。这种资源浪费在特高压出现之前,几乎无解。
而且,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如果靠传统输电方式,把西部的煤电送到东部,损耗巨大。甚至在特高压技术普及前,煤炭最常见的“输送”方式,竟然是靠火车运到东部,再在当地烧掉,这种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所以,特高压输电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用最少的损耗,把西部丰富的能源源源不断地送到经济发达的东部,让“风光水火”都能找到最合适的去处,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4年,中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主研发特高压输电技术。这在当时听上去就像天方夜谭,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国家大规模应用特高压输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起初,国际上对中国的计划并不看好。因为特高压输电意味着超高电压,任何一个细小的误差都可能带来不可控的后果,技术难度极高。更何况,世界上的高端电力设备几乎都被西方企业垄断,核心技术封锁严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工程师硬是凭借自主创新,一步步啃下了所有技术难题。2006年,中国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线路在山西开工建设,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紧接着,世界上首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云南向广东输电工程,在2010年正式投运,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技术。
但线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这个技术让电压等级直接跃升到全球最高水平,输电距离超过3000公里,输电损耗降低到5%以内,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即便是上千公里的超长距离输电,损耗也能控制在5%以内,这意味着电网的效率大大提高,能源浪费大幅减少。
晋北-江苏±1100kV特高压线路,每年输送的电量相当于节约5000万吨煤炭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相当于种下了几十亿棵树!